進入夏季,紫外線輻射逐漸增強、濕度加大、蚊蟲活躍,我們的皮膚也面臨多重考驗。陽煤總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張慧就夏季常見皮膚病的類別及如何科學防護給大家進行科普。 張慧介紹,夏季常見的皮膚病包括日光性皮炎、丘疹性蕁麻疹、痱子等。日光性皮炎是皮膚因過度暴露于紫外線下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癥反應,根據病因的不同,可分為光毒性反應和光變態反應。患者會出現發紅、起小疙瘩、癢、脫皮等癥狀,尤其是在強烈的日光照射之后更容易引發日光性皮炎。 對紫外線過敏且具有高敏性的患者,日常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曬措施。如果皮膚對一些防曬霜敏感或者過敏,可以使用一些物理防曬的方法以減少到達皮膚的紫外線量,比如使用遮陽傘或戴防曬帽、防曬口罩、墨鏡等。 丘疹性蕁麻疹是一種皮膚過敏疾病,俗稱蟲咬性皮炎,主要癥狀是皮膚上出現瘙癢的紅色疙瘩。這種病通常是被蚊蟲、跳蚤等蟲子叮咬后引發的過敏反應,在春夏季節比較常見。因此夏季外出時要遠離蚊蟲較多的地方,尤其是墻角或草叢等地。 張慧建議,如果出現丘疹性蕁麻疹,可以服用一些抗過敏藥物或者涂抹止癢藥膏來緩解和改善癥狀,一旦出現繼發性感染,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菌類藥物進行治療。 痱子是夏天皮膚科的“常客”,俗稱汗疹、熱疹。夏天溫度較高、環境濕熱,人體汗液排出過多堵塞毛孔,導致汗液淤積或者破裂就會引發痱子。患者的皮膚會鼓起水泡、紅點或者膿包,主要出現在頭頸部、胸背部、腹部、腋下以及皮膚容易摩擦的部位,部分人還會有皮膚發癢或者輕微刺痛的感受。 張慧表示,日常做好皮膚護理可以有效改善癥狀,如保持長痱子部位的涼爽和干燥、穿著透氣的棉質衣物方便散熱等,也可以選擇外用藥進行針對性治療。當出現紅痱或膿痱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弱效糖皮質激素類軟膏或抗生素軟膏等。 夏季皮膚暴露部位多,發生接觸性過敏的概率相應增大。如過敏性接觸性皮炎,關鍵在于明確過敏原并避免接觸。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外用藥或者口服藥物進行治療。 張慧建議,夏季天氣炎熱,日常飲食需要注意均衡營養,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飲水,注意休息,盡量不要熬夜,多吃新鮮的瓜果蔬菜,并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抵抗力。如果不慎患有皮膚疾病,要及時到皮膚科就診。(翟 ?穎)
|